当然,这些标准到了后面,不仅矫情,而且可笑了。可笑是因为暴露了许多人对富人生活的单一想象,想象着“等我有钱了,就买两个大玉米馍馍,一个吃,一个扔”。这种隔膜,来源于大家很难接触到真正衣食无忧、只考虑享受的中产阶层;我们只能靠想象,能满足“不缺安全感”的人群,必须有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爱,是真正的富豪。
确实,从绝对数值来说,中国的生活成本比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家是要低不少的,1000美元的购买力或许会更高一些。但衡量中产阶层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进行自由支配消费。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体系极其不完善,中国人必须未雨绸缪,要省下足够的钱来应付这些恐慌,中国的购买力又比实际上要低很多。
最后,再补充瑞信报告上的一点:“财富增长重心已倾向于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富裕阶层的财富自2007年占财富总值增加了5%,中产阶级所占的财富自2007年起下跌9%至13%。”也就是说,别看中产人数变多了,但实际财富和对社会的影响,可能正在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