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20公里,是2008年底里程数的两倍。
由于新轨交的投入使用,上海各区域之间的人员流动更为频繁,进而促使了城市建设投资由中心城区向四周扩散,从而促使新的商业中心诞生、非中央商务区的增长,以及上海市郊区卫星城镇的形成。
在新商业中心的形成过程中,展现出了沿着轨道交通线路形成战略要点的特征。这些战略要点进一步吸引投资、聚合人气,衍生成为新兴的CBD,为写字楼租户和零售商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世纪大道站是上海唯一拥有四条地铁线路的站点;以此为据点,发展形成的浦东竹园CBD就是反映世博建设辐射效应的一个很好个案。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和记黄埔瞄准了这个交通节点所显现出来的机会,分别在此购买了土地以开发写字楼、商铺和酒店。
除了新型CBD的形成,轨道交通还促进了常住人口向卫星城镇扩散。开发商也瞄准了郊外地铁站旁的地块以建设住宅项目。2007年12月,轨道交通9号线开始运营,为松江九亭板块的住宅市场注入了活力。位于九亭板块的九城湖滨国际公寓和绿庭尚城两个项目,在2007年后三个季度平均房价上升了66.7%,而上海的普通住宅平均价格同期只上涨了6.78%。
世博板块仍有潜力
世博会对上海楼市的影响以世博会的举办为界,分成两个阶段。开园之前可以概括为第一阶段,利好主要集中于世博投资对周边轨道交通、生活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而第二个阶段则是世博园区板块的再规划和再开发。
上海市市长杨雄曾表示,“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和亮点,世博会地区的后续开发将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世博板块在前滩“第二个陆家嘴”规划的庇荫之下,近年来房价涨幅惊人,2014年板块内成交面积1.82万平方米,同比大涨83.84%,成交均价为46238元/每平方米,同比上涨43%。
据了解,上海世博会闭幕后,保留的场馆将转型成为一流的会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同时,在世博会期间催生的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物流服务等各类新兴产业也将继续保留。新产业的注入,将扩大版块内对写字楼、酒店的需求量。依托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还将规划建设新兴都市商业中心,因而商业地产的投资也将会成为一个热点。
“世博园区的发展方向十分清晰,就是要打造新的城市商业中心。”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宋会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世博园区内不同功能片区的相继出让和开发,世博园区又将迎来一次快速建设期,待到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它又将给周边的房价上涨形成新一轮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