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昌认为,住房供应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次改革中至关重要,之前主要房地产市场靠单一的商品房供应加上少量政府保障房模式;而未来,将会是多渠道供给,有商品房、保障房、合作建房、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等多种形式。
此外,在需求侧,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的调控政策持续发力。部分热点城市推出“限购、限价、限贷、限售、限商”的调控政策,限购范围扩容至58个城市,市场热度得到有效控制。住宅市场价格走势总体平稳。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
需求侧的调控被认为将会在2018年持续。CRIC研究中心指出,2018年,楼市调控将以“稳”为主,紧缩调控与去库存政策仍将并行不悖,但天平将倾斜于紧缩调控。
多角度推进改革
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角度渐近的同时,其复杂性同样广为人知。因此,如何推动改革,从哪些层面推动改革,则成为各界讨论最多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公管学院副院长、教授严金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十九大报告关于房地产的相关内容有三句重要讲话。第一句话是建立健全金融的监控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第二句是要坚持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第三句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其中,严金明表示,金融体系工具,是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防止泡沫出现的最敏感因素;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则是在给住宅市场重新定位、定性,意味着住房市场主要解决的问题从住房所有权转向居民居住权;而建立新的住房制度,则是新定位落地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来看,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十九大强调要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具体执行当中需要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住房金融改革以及新型城镇化”这六项工作完成推动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五个载体的建设。
而这五个主要载体,则包括完善住房法律体系,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住房信贷金融政策,推动居住导向、人地挂钩和大都市圈战略,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逐步推动土地财政向房产税的转型。
此外,11月下旬,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被认为是部委层面对下一阶段房地产工作的具体部署。
座谈会提出,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完善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有效调整供给结构。一是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二是加大对新市民的公租房保障力度。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四是继续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五是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统筹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中小城市、县城和小城镇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安居。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2398号 电话:(0931)4607480 4607251 传真:(0931)4607242 电邮:gsxyjt@126.com 版权所有 甘肃新源置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