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效益看,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614.26亿元,增长11.6%,实现利润总额706.96亿元,增长24.8%。
在贵州,目前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8.2%。
胡晓登说,相比西北和东北,长江中上游到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更为便利,加上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区本身的产业基础就非常好,比如长江中游省份的纺织业、轻工业制造、机械加工制造业等本身都十分发达,这些产业与两个三角洲对接也更为容易。
此前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李克强总理说,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旧动能的弱化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但新动能也在加快成长,地区经济走势呈现分化。他表示做好下一步工作,关键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沿海受益楼市回暖
在沿海省份中,经济增速也出现了分化,天津和福建两省由于仍处于工业化加速的过程中,因此两省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速。京沪粤浙虽然增速没有位居前列,但这些省份也呈现出了不少亮点。
其中,在“3·30新政”后楼市加速回暖,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也明显受益。在广东,1~9月该省商品房销售面积7817.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9%,增幅比1~6月提高6.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3.0%,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半年的7.5%提高到9.2%,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浙江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4100万平方米,销售额4306亿元,分别增长39.6%和40.5%,增幅同比回升52.5个和60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称,今年以来楼市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实施后,回暖比较明显的主要集中在沿海的一二线城市,其中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成交最为火爆。至于浙江,由于去年浙江板块率先下跌,跌幅比较大,价格也充分调整到位,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今年在回暖的过程中反弹幅度也比较大。
另一方面,沿海发达省份尽管增速不算高,但经过多年的转型调整,经济发展也逐渐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经济发展中“新”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
例如,浙江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0.1%,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6.4%。其中,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浙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2.7%。据浙江省商务厅资料,实现网络零售额4721亿元,同比增长46.3%,其中省内居民消费2560亿元,增长33.7%。快递业务量24.2亿件,增长53%。